新闻详情
周制集体婚礼意在文化回归和复兴,国宝李渡再一次引领文化自信
发表日期:2018年11月06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诗经·周南·桃夭》里一首祝贺新婚的诗,优美的乐句与新娘的美貌、爱情的欢乐交融在一起,让人感到喜悦幸福。 


image002.jpg


  2018年11月4日,一场庄重而特殊的集体婚礼在浙江横店影视城秦王宫隆重举行。来自江西南昌各行各业的一百对新人在此身着汉服,共同完成了中国秦汉时期周制婚俗的典礼。  


image003.jpg


  秦汉周制婚礼是华夏婚礼的原型,也是华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仪式现场,象征“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的一百对新人通过“三揖三让”“沃盥之礼”“举手同牢”“合卺之礼”“解缨结发”“执子之手”等环节,再现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仪式全程庄重典雅,充分展示了中华婚典文化的古韵之美。 


image004.jpg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寻经典,追根寻源,采用复古的形式举办婚礼。这种传统文化的慢慢回潮,其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是市场需求的真实反映,折射出的是当下人们普遍存在的“文化渴求”。也说明人们开始对自身文化自信的觉醒和对传统文化回归开始越来越认同。 


image005.jpg

 

酒企如何担当文化复兴重任


  事实上,在婚庆行业出现文化回潮的同时,白酒行业也一直在强调文化回归和文化自信。从前些年的市场上兴起的“原浆酒”热潮,到注重酒企文化价值提升,“文化名酒”成为诸多酒企的营销噱头。但真正拥有文化积淀的却是凤毛麟角,更多酒企只是将“文化”当做标签与包装,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作用微乎其微。  


image006.jpg


  在这个文化自信和文化回归的时代,作为中国白酒祖庭和中国蒸馏白酒发祥地的国宝李渡,就是最中国的白酒文化代表。不论是“千年老窖万年糟”烧酒起源首证,还是前不久刚举办的中国首届白酒文化自信研讨会;从产品再到理念,国宝李渡都赋予了更多的文化价值,真正实现了文化自信与回归。


image007.jpg

  

  一杯李渡酒,半部江西史;一瓶中国酒,半部华夏史。诚如我国著名艺术家、文化学者汪天行所说:“李家作坊酿陈香,渡口拢船欲品尝。好味自有元气在,酒中尊者始称王。”中国最老的元代窑池给了国宝李渡文化自信的物证,布鲁塞尔国际大金牌奖则是“李渡好酒”的最好佐证;国宝李渡在文化价值传承和认同的理解上极具领先意义。  


image008.jpg


  作为中国白酒祖庭,国宝李渡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酒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发展。此次携手江西省总工会、江西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情定美丽新时代,开启浪漫新生活”百对新人秦汉周制集体婚礼,就是想在这个“文化渴求”的时代,接续历史重拾文化。从流传至今的古代文物中保留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精神,向当代人传达我们先祖的智慧和创造力,带来文化与自信、人文与生活的对话。 


image009.jpg

 

  在李渡君看来,中国的婚俗文化与中国的酒文化异曲同工。不仅仅是身着汉服或是简单对饮,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一系列婚礼流程以及酒仪酒礼,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肯定。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虽有糟粕,但精华成分仍然值得学习和继承。 


image010.jpg

 

  华夏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不应被所谓的新鲜事物所取代。既然我们可以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传承汉语言文化,为何不能重拾传统婚俗酒俗?相比现代婚礼中低俗无底线的“闹洞房”和乌烟瘴气的“酒桌文化”,周制婚礼和国宝李渡推崇的传统酒文化的“回归”更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回归”。  


image011.jpg